5、唇、舌及牙龈发白,牙龈出血
6、头痛,记忆力减退,痴呆
7、可能引起人的精神忧郁,
8、引起有核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9、脊髓变性,神经和周围神经退化
10、舌、口腔、消化道的粘膜发炎。
11、小孩缺乏维生素B12的早期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表情呆滞、少哭少闹、反应迟钝、爱睡觉等症状,最后会引起贫血。
副作用:有些病人对该药品有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使用时应注意。
营养水平鉴定
鉴定方法有:①血清维生素B12的测定是最直接的鉴定方法。血清维生素B12的浓度低于180pg/ml,即可诊断为维生素B12 缺乏(正常值为180~914pg/ml)。② 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测定是间接的方法,维生素B12缺乏时,由于特殊的代谢障碍,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排出量增多,但是叶酸缺乏时并不增加,故可用来区分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③维生素B12吸收试验。以放射性钴为标记的维生素 B12 2.0μg给受试者口服,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1000μg,然后测定48小时内尿中钴的放射性。维生素B12吸收正常者,48小时能排出口服放射性钴的5~40%;维生素B12吸收有缺陷者(如恶性贫血、胃切除后、热带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则只有 5%以下。④治疗性试验,是临床工作中最早采用、最简单方便的一种诊断手段,在不具备开展上述各种检查的条件时,可采用此法。用维生素B12治疗后网组织红细胞上升,同时,骨髓中巨幼红细胞转变成正常形态的红系细胞,即可判断为维生素B12缺乏。
主要食物来源
1、动物肝脏、肾脏、牛肉、猪肉、鸡肉、鱼类、蛤类、蛋、牛奶、乳酪、乳制品、腐乳
2、维生素 B 12 不易被胃吸收,大部分是经由小肠吸收,故长效型锭剂效果较好
3、若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舌头发炎、失去味觉等症状,便是缺乏维生素 B 12 的警讯
4、严重缺乏维生素 B 12 时,医师多会以注射方式补充
5、老年人对维生素 B 12 的吸收较困难,可至医院通过注射方式补充
铁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贮存铁的蛋白。在哺乳类动物的肝和脾中含量最多。其外径约12~14nm,空囊腔径长约6nm,外壳(即脱铁铁蛋白)由24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约含163个氨基酸残基,每个分子最多可结合4500个铁原子。分子量约为450kd。结合铁的铁蛋白是“溶”于水的,血浆铁蛋白的浓度与体内贮存的铁成正比。
铁蛋白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但不同的检测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