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耳鼻喉医院——麻醉科:张永林
麻醉谈话:
麻醉谈话其实是麻醉前访视一种通俗的说法。手术之前,麻醉医生会询问患者及其家属很多问题,目的是为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重要器管功能、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以便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一次良好的麻醉谈话可以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迎接麻醉和手术的挑战,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
麻醉谈话:谈些啥?
麻醉谈话的内容包括麻醉的安全性和危险性。通常,麻醉医生首会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麻醉的安全性,让他们了解现代麻醉技术已相当成熟,发生麻醉风险的概率已大大降低,因麻醉导致的病死率基本上低于万分之一,以便增强患者信心、减轻焦虑情绪。当然,一旦发生麻醉风险,还是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总则第十一条指出: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因此,麻醉医生在谈话中也一定会强调麻醉风险,并且向患者具体说明其身体情况可能导致的风险,如糖尿病可能导致血糖紊乱的风险、心脏病导致循环紊乱的风险、肺部疾病导致呼吸障碍的风险等。不少人认为,麻醉医生一再强调麻醉风险是吓唬患者、推卸责任。实际上,麻醉谈话并不是医生为了推卸责任,而是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麻醉签字别误解:
麻醉谈话期间,患者及家属需要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某些患者及家属认为,签知情同意书是麻醉医生为了推卸责任,患方处于弱势地位,不管愿不愿意,都得签字,否则只能放弃手术。其实,患者及家属这种想法十分错误,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不能免除医生的责任。麻醉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只表明患者术前已经获知麻醉各种风险,并愿意承担这种风险,并不能作为医疗行为无过错的依据。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得到患方的签字,只能说明患方同意实施医疗行为,并不能免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一旦违反医疗原则所应承担的责任。大家需要认识到,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和患者应该是为了战胜病魔而共同战斗的伙伴,谁都不希望发生风险或意外!
麻醉准备积极配合
积极配合:麻醉谈话期间,麻醉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麻醉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患方应配合做到以下几点,以确保麻醉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在麻醉前访视期间麻醉医生会询问很多问题,患者一定要主动、详细、如实地向医生汇报,不隐瞒病情;其次,患者应努力配合麻醉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积极调整心态,缓解压力,轻装上阵,必要时可服用安眠镇静药;第三:尊重麻醉医生的工作,不对麻醉医生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第四:麻醉前或麻醉中积极配合麻醉医生,有异常或不适情况,积极与医生沟通,否则尽量保持安静;第五:术后积极向麻醉医生反馈信息,如梦中效果如何、术后疼痛情况、有无名指后合并症和并发症等,以便麻醉医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麻醉风险要重视,不要被吓到
麻醉风险是指在麻醉过程中所发生的患者生理功能遭到严重干扰而危及生命的事件
“主要风险”并发症、意外
VS并发症,麻醉并发症是麻醉医生在实施麻醉期间,因麻醉药物或操作导致患者出现与麻醉相关的另一种疾病。比如:困难气管插管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饱胃患者行急诊手术可能在麻醉诱导或苏醒期间发生呕吐,甚至误吸。但麻醉医生主观上不存在过失,且采取了尽其所能的防范措施。总体而言,麻醉并发症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与接受麻醉带来的正面作用(成功进行麻醉进而完成手术)相比,利大于弊,患者没有必要过分担心麻醉并发症。
麻醉意外
麻醉意外是指:在麻醉各种中,由于无法抗拒的原因(患者体质或特殊病情)导致患者出现难以预料与防范的不良后果(死亡、残疾、器官功能障碍等)。也就是说尽管患者死亡、残疾或组织器官损伤发生在麻醉期间,但并不是由于麻醉医生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直接造成,麻醉医生主观上不存在过失行为。当然,麻醉意外的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发生概率很低,大约万分之一。
“制度”是“安全”的保障
从术前访视、术中管理到术后随访的一系列完善制度,是麻醉安全的必要保障。通过术前访视,麻醉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罹患的外科疾病、合并的内科疾病等,以便评估麻醉风险,做好术前准备。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瞳孔反应、皮肤颜色和温度等。术后随访包括患者意识的恢复、对疼痛的反应等。术后镇痛则根据患者对疼痛的反应来实施。若疼痛反应剧烈,则需追加镇痛药物;若对疼痛反应不剧烈,但恶心、呕吐等镇痛药物的副作用明显,则需减少,甚至停用镇痛药物。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麻醉学的发展,麻醉界限越来越模糊,高龄、合并多种慢性病不再是麻醉的“禁区”。当然,从安全角度考虑,麻醉仍有一定禁区。特别提醒:为尽可能保证麻醉安全,患者应充分信息并配合麻醉医生,如实告知既往史。麻醉医生对病史了解的越详细,麻醉准备也越充分。患者若存在一些合并症,如高血压等,应配合医嘱,将血压降至合理范围,以免因血压波动而增加麻醉风险。
对待“风险”别走极端
面对麻醉风险,患者及家属通常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过分担心,有的患者担心“麻醉后醒不过来”,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殊不知,情绪波动本身会导致血压波动,增加麻醉风险。另一种是:毫不重视麻醉风险,对麻醉医生一再强调的麻醉风险不屑一顾,不配合进行术前准备,血压或血糖也没有调整到最佳状态,极易发生麻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