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变态反应性疾病日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据统计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10%~20%,且呈上升趋势,其总患病率约为37.74%,而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为6.32%。变应性鼻炎包括花粉症(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二、诊断
(一)、病史
1、 主诉和现病史:鼻塞、水样鼻分泌物、喷嚏发作、嗅觉障碍、鼻痒、后鼻孔漏,个别者有头痛和偏头痛。
2、 原有变态反应史(如湿疹,接触性皮炎、哮喘及支气管炎、对虫咬伤过敏、食物过敏等)。
3、 家族史。
4、 何时(哪个季节?是否周末?白天、晚上或假日)症状发作?
5、 何地(家中、工作处、学校、室内抑或室外)症状发作?
6、何种情况(气候变化,接触尘埃或动物,特殊职业,嗜好烟、酒,接触化学试剂)使症状加重?
7、家中所处环境潮湿抑或干燥?在城市还是乡村?毛毯、家具、褥子、枕头情况如何?
8、是否受情绪、精神、紧张、月经等的影响?
9、原有变态反应的治疗及其疗效情况。
10、其他。
详细的病史询问对诊断是十分重要的,时甚至比某些所谓的特异性诊断方法更有价值,决不可忽视。
(二)、鼻腔检查
可发现鼻粘膜(尤其是下鼻甲)呈典型沼泽状、灰粉红色、肿胀、水样或水粘液分泌物弥漫性增加、鼻道肿胀壅塞。
(三)、辅助检查
1、皮肤试验:可作为一种基础辅助检查,用于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皮试包括划痕、点刺及皮内试验等几种方式。变应原为一些致敏物质的提取液,可分为尘螨类,真菌类,花粉类,食物类及猫、犬的毛屑等,可以是一种物质的提取液,也可以由数种变应原组成混合液。这些变应原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如纯度、标准化和稳定性等。所以,只有新鲜的提取液及其稀释液才能够使用,并应保存于冰箱内。
皮试材料的选择应结合病史及对抗原的知识来决定。由于变应原皮试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故皮试时应同时进行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试验(++或++以上有诊断意义)。与病史无关的变应原即使皮试阳性亦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解释皮试的结果还应注意下列影响因素:(1)儿童和老人的反应较弱。(2)湿疹患者的反应较弱。(3)皮肤划痕症或寻麻疹的反应加重。(4)一些药物,如抗组胺药物、镇静剂、抗抑郁药、激素类及多巴胺等,可以影响试验结果。
2、 血清总IgE测定:变应性鼻炎为IgE介导的免疫反应,故测定血清总IgE对诊断有帮助。常用的方法有放射性变应原吸附试验和纸片放射性变应原吸附试验两种,以后者敏感性较高。正常血清总IgE水平<300μg/L。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总IgE值多数升高,也可以在正常水平,甚至降低。一般认为,血清总IgE特异性不高,因为影响其水平的因素很多,过敏不是IgE升高的唯一原因。
3、血清特异性测定:血清特异性IgE测定较血清总IgE特异性高,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代替皮肤试验。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放射性变应原吸附试验和荧光变应原吸附试验两种。
4、鼻粘膜活检:一般认为鼻粘膜活检范围局限,难以全面反映鼻腔病变情况,临床应用较少。
5、鼻激发试验:鼻激发试验作为一种手段,临床上可用于证实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减敏疗法的疗效判断,以及药物疗法的评价。特异性激发试验以变应原为激发剂,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只是用于诊断困难的病例。同皮试用变应原一样,用于激发试验的变应原也要求纯化、标准化及稳定性。
三、鉴别诊断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鉴别诊断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
病史 发作与接触 常与温度骤变及
变应原有关 外界刺激有关
症状 流涕 +++ 少量
喷嚏 +++ 少有
鼻痒 +++ 少有
鼻塞 不定 ++~+++
体征 鼻甲肿胀 不定 ++~+++
鼻分泌物 水样 不定
鼻窦炎 0~++ 少见
皮试 ≥++ <+
特异性激发试验 IgE 升高 不升高
变应原 + -
鼻分泌物细胞 嗜酸粒细胞 ++ 0
肥大细胞 +~++ 0
四、治疗
临床上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免疫学治疗(如“避、忌、替、移”及减敏治疗)和手术治疗(如结构性鼻炎的矫治、筛前神经切断或微波热凝等)。采用何种方法,虽因人而异甚或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综合治疗,但最普遍、最常用的还是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中首选抗阻胺药物,然而仍没有一种具有根治性疗效的药物。
酮替芬
特非那丁:勿与酮康唑及大环类脂抗菌素合用
H1受体 氯雷他定
西替利嗪
1、抗组胺制剂
西米替丁
药 H2受体 雷尼替丁
奥美拉唑
2、抗胆碱能制剂→阿托品类胆碱能或M受体拮抗剂→常年性鼻炎→清涕
物
3、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
治 伯克纳
4、局部皮质激素应用
疗 辅舒良
5、血管收缩剂:1%麻黄素、羟甲唑啉
6、免疫治疗(减敏治疗)